六十余载拥军情    代代赓续情意浓

六十余载拥军情 代代赓续情意浓

文图/王应良 崔芳 王勇
60余载的坚持不懈,汇聚涓涓细流为大爱;60余载的拥军优属,托举潺潺暖意融真情。六十余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温平村在拥军优属路上代代赓续,时时营造出拥军优属浓浓情谊,书写出了一曲曲不同时代的拥军优属优美赞歌。

2023032301382336

温平村位于茂兰镇政府的东部,距镇政府10公里,是一个集山区、半山区和低热河谷区为一体的行政村。该村虽然是一个山区、半山区和低热河谷区,但是这里的民风淳朴,特别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六十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村村寨寨的父老乡亲不变的是,用着自己特有的方式一代接着一代传承着拥军优属好传统,做实做细着拥军优属工作各项工作,也着实解了现役军人的忧,暖了退役军人心。
“六十年代开始,温平村就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全力支持国家征兵工作,切实解决好全村青少年入伍后家中老人无人照料、缺乏劳力等后顾之忧,让入伍青年全身心投身到保家卫国的行动中。”温平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应荣介绍,多年来,温平村村“两委”每年都积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及时将最新征兵政策传递到每一位适龄青年中,努力营造出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每年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级下达的征兵任务。且每逢大年初二全村都会对新入伍军人家庭进行慰问,并替代入伍青年陪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与军属交心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帮助解决。目前,全村有现役军人5人、退役后成为国家公职人员8人、退伍军人25人。
“我是1978年从温平村去当兵,1982年退伍,在部队服役了五年。在这服役的五年期间,我的家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1979年,当时的大队组织了各生产队义务帮我家建新房。建新房时,有的生产队负责砍木头、有的生产队又负责抬木头,还有的生产队分别负责烧砖、烧瓦、脱土坯、砌墙、上房子瓦片。1980年,我回家探亲,家中的房子已经全部建好了。退伍后,我在党的关怀下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虽然我退伍了,但是我退伍不褪色,还将继续参加我们村每年对现役军人的慰问活动,为家乡的产业振兴献计献策。”退役老兵李忠良感慨地对记者说。
“我于 2010 年12 月从温平村入伍,在部队服役已满 12 年,现转业待安置。我从小就感受到温平村参军报国、拥军优属的浓烈氛围,到了参军年龄,我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应征入伍。到了部队后,我谨记父老乡亲的嘱托,严格要求自己,刻苦提升本领,得到了部队的肯定,荣获三等功一次,如今即将回到地方工作。我将继续发扬温平村拥军优属好传统,鼓励更多的适龄青年积极参军入伍,同时,我也会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退伍军人李志祥表示。
“非常感谢全村的各家各户捐赠,在今年的大年初二给我家送来6577元的慰问金。我一定打电话告诉儿子,在部队上一定要听部队首长的话,严格要求自己,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报答父老乡亲。”这是2022年上半年入伍新兵字灿杨的母亲字正武说的一席话。

  1. 2023032301391840
    据了解,温平村在不同的时代,采取着不同的拥军优属方法和方式。在五六十年前,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拥军优抚工作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为减轻军属的家庭负担,每家每户都会自发为入伍新兵家庭挑一捆柴、打一担水送去以表对军属的慰问。后来,随着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拥军优抚工作改为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送一个糍粑、一碗米、两三个鸡蛋到村组干部家中后,再由村组干部统一送到现役军人家中进行慰问。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施行,拥军优抚方式为无偿帮助军属家耕田种地。近几年来,村民的日子好起来了,对军属慰问则采取每家每户自愿捐款,村组统一登记,并由入伍军人所在小组组长、村干部一同前往慰问,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60余年来,温平村的拥军优属从送一捆柴、一担水、一个鸡蛋、一碗米、一个糍粑等到无偿帮助军属耕田种地,又到了现在的捐赠慰问金。时代在变,然而,村民对拥军优属情谊永远不变,彰显出来的是村民对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大爱,奏响的是村民们拥军优属时代最强音。
(1)
上一篇 2023-03-22 22:13
下一篇 2023-03-23 1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央媒头条全球推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