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笔墨写忠诚——记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

央媒头条河南讯:记者:(张清兵,通讯员:尹伟,程连峰)2023年12月8号,初冬时节,在大洋彼岸的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内,一幅幅生动形象、刚柔并济的甲骨文书法作品赢得当地学生啧啧称叹。这近50幅作品都是出自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之手。

饱蘸笔墨写忠诚——记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

个头不高,时常将微笑挂在脸上,是现年58岁的徐参军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今,已跻身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的他在工作之余毅然笔耕不辍,用敬业和坚持谱写了一名普通民警对书法事业的挚爱。

“当一名书法家是我从小的梦想”

参军的小学时代是在杞县邢口镇一所偏远学校度过的,七十年代初,尽管条件简陋,但自小勤奋好学的他成绩总是位居班级前列。当时每个学校三年级以上每周都有一节书法课,提起毛笔,一撇一捺,方寸之间的“大字”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看到本村同姓的语文老师笔力遒劲,力透纸背,经常为乡亲们撰写春联和红白喜事用字时很是羡慕。“写好书法不能急,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从一笔一画写起,沉下心来,日积月累,你一定能成功。”老师的一席话更加激发了参军学练书法的热情。当时因为家里生活窘迫,他就找来一块砖头,用毛笔蘸着水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毛笔字渐渐在学校展露头角。

饱蘸笔墨写忠诚——记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

高中就读来到县城,虽然学习任务更重了,但参军对书法的热爱毅然热情不减。期间对柳公权的楷书情有独钟,有时白天没时间,他就在晚上躺床上的时间在自己的腿上练习运笔,细心揣摩。“参军对书法真痴迷,将来不成为‘大家’真亏了。”同学们风趣地说。

一本小册子他用了多年

1984年8月,徐参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开封市人民警察学校。学习训练之余,因其字写得好,老师就让他“承包”了学校的板报,这无疑又给了参军书法创作学习的机会。

古城开封,名胜古迹众多,每逢周末,同学们大多三两成群逛街游览,而参军跑的最多的地方是书店和旧书摊。一天晚上,他在夜市上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的小楷令他叹为观止,如获至宝。后时常将这本小册子随身携带,晚上醒来睡不着时也要看上两眼,这个习惯至今还在保留。

两年后,参军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杞县公安局,三十多年来,无论在基层派出所还是在局直单位,闲暇之余仍不忘书法创作,并多次参加义写春联等公益活动,受到同事们和社会各界好评。其小楷飘逸厚重,灵动纯熟,秀美古朴,雅俗共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饱蘸笔墨写忠诚——记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

1995年开始,他的小楷书法作品陆续在市县展出并多次获奖。2000年3月,楷书作品荣获开封市五县第五届美术楹联联展一等奖,2006年1月,其作品《自作短文》入选2006年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作风展览。有耕耘就有收获。2009年6月,参军入选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2020年7月,入选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家协会会员。

结缘甲骨文

也许是受家庭熏陶的缘故,参军的长女大学期间一直选修汉语专业,毕业后先后到泰国、西班牙孔子学院任教,而甲骨文是外国学子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女儿的教材引起了参军极大兴趣,作为最早的可识文字,甲骨文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又彰显出书法的字形之美,线条之美,章法之美。

饱蘸笔墨写忠诚——记杞县公安局民警徐参军

期间,参军又陪同女儿多次到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考察学习,每每看到殷墟博物馆的三千年遗存,更进一步激发他研习甲骨文书法的信心和决心。“写好甲骨文不是简单的仿写每个字,更重要的是认识和研究他的涵义。”就这样,参军买来甲骨文字典,逐字潜研,反复揣摩练习。“看到一个物品,他就联想起甲骨文的结构,每天早上一起床都悉心阅读,真是太入迷了。”妻子多次说道。

有耕耘就有收获,目前,在已识读的1600个甲骨文汉字中他已识读八成以上。今年夏天,他到漯河许慎公园参观,解说员看到参军对甲骨文研究颇深,很是佩服,临走时还跑到景区出口处向他请教。2023年3月,在安阳举行的全国甲骨文识读大赛中,参军从全国十万名参赛网友中脱颖而出,后在海选出的600名选手中进入决赛最终进入前20名。11月18日,受邀参加在郑州举办的首届全球甲骨文大会。

如今,参军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已开始在市县入展,“虽为文字之形,却有图画之神,加之楷书之功底,整个作品整齐明快,错落有致,很是难得。”一业内人士看到其作品评价道。

年华易逝,带不走将近退休的参军身上的浓浓墨香,为了他钟爱的书法艺术,他将辛勤笔耕,倾注一生。

供稿:李太峰

(20)
上一篇 2023-12-08 00:54
下一篇 2023-12-09 23: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央媒头条全球推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