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难以治理的原因及对策

电动自行车难以治理的原因及对策

胡松柏

 

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快捷、环保的特性,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中小城镇市区道路交通中优势更为明显,国家的政策支持也推动了电动自行车产业快速发展。虽然电动自行车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其违法行为多发引发交通事故,事故中驾驶员受伤比例较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既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只有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进行理性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之道。

2023081004010249

一、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现状

(一)电动自行车车违法乱象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城区电动自行车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违反信号灯指示、逆向行驶、随意横穿变道、在机动车道内行驶、越线停车等,由于电动自行车质量轻、速度快,稳定性较差,突发情况下制动距离长、易倾覆,一旦发生事故会加重伤害后果。而共享电动自行车此类情况更为突出,加之共享电动自行车维修保养不及时,头盔污损、破损严重导致驾驶人不愿、不能佩戴安全头盔,遇到事故时伤害更甚。据笔者调查发现,非机动车事故数量是机动车事故数量的5倍之多,而电动自行车事故占涉非机动车事故90%以上,违反信号灯指示、随意横穿变道、在机动车道内行驶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违法行为,占比高达70%。

(二)主观认知存在偏差。主观认知首先是对法律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掌握,对自身行为性质和所处环境的认识。除生理机能有缺陷者外,基本人人都会驾驶电动自行车,但国家对驾驶电动自行车只做了年龄的规定,并没有规定要经过培训,驾驶人的相关法律和安全教育远滞后于机动车,导致很多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交通法规,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其次是对自己行为做出的自我感知和评价,许多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明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而采取一种侥幸放纵的态度,更有甚者以这种违法行为为荣,这种态度上认识的偏差比知识掌握的偏差更具有恶劣性。笔者曾接触过有的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被查处后,毫无悔改认错之意,反而洋洋得意:你能拿我怎么样?

(三)交通执法管理单一。虽然法律法规对电动自行车登记、驾驶年龄限制、如何行驶等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力度不够,处罚的震慑作用不大,尤其是对拒不接受处罚行为人的强制措施,缺乏有效的震慑力和约束力,许多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都认为不佩戴头盔、随意变道、违反信号灯等都是轻微违法行为,接受教育就可以了。实践中,不服从管理者大有人在,有的遇上交警执勤检查掉头就跑,有的诸多理由搪塞,有的甚至暴力抗法、谩骂阻扰民警执法,给交警执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致使少数执勤民警对此产生不愿管“闲事”的消极心理,也一定程度上放纵了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

二、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原因分析

(一)客观条件不足,管理难度大。多年以来,由于电动自行车参与交通的数量大,且在不断增加,交通管理法规执行不严格,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因此对电动自行车管理一直处于难度大、困难多、易反复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动自行车不让行、不怕车、不服管的局面。加之部分道路规划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发展,道路规划的不合理、路网结构不完善、配套道路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使电动自行车有时不得不越线、占道行驶。

(二)监管处罚力度低,震慑力不足。目前,部分电动自行车销售点还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销售的电动自行车设制限速措施,仍在销售非国标的电动自行车,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非国标电动自行车仍然上路行驶。从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来看,绝大部分非机动车事故都与电动自行车有关,而且这个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处罚力度较轻,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没有主动购买相关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处理起来相对复杂。

(三)交通设施不完善,限制安全性。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部分道路路况不甚理想,路面未实现机非硬质隔离,辖区路段虽然已基本施划非机动车道,但受客观条件所限,未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导致机非混行、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的现象存在,电动自行车及非机动车“无路可走”,互不避让,抢道现象突出,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非机动车道过窄或者路况较差,尤其是恶劣天气易积水湿滑、积雪结冰路段,电动自行车无法正常行驶,只能进入机动车道,且城镇辖区内可提供的停车场、停车位稀少,违法占道停放现象突出,影响正常通行。

三、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源头管理,严控销售环节。从源头抓起,加大对经销商的警示宣传教育,由经营主管部门严格要求经销商落实相关规定,尤其是落实好最高时速限制措施,销售网点要严格对车辆外形、内部结构等数据进行检查登记,严格对购买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实行电动自行车挂牌,防止失控失管,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合格有牌照的电动自行车。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头条等媒体平台,多层面、全方位宣传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强化广大市民的安全认识,持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使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充分认识到电动自行车违法的危害性,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涉及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源头管理,形成强大合力。要求行政企事业单位落实好员工源头管理责任,交管部门将查处的电动自行车违法的员工信息推送至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其进行再教育、再管理、再处罚。对多次查处员工驾驶电动自行车违法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以交安委名义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要求行政企事业单位强化员工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形成电动自行车违法整治合力。

(四)加强路面管控,开展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驶是干扰交通秩序、造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要采取强化日常管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初次违法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批评教育,对多次违法者,要从严处理,同时也要针对重要时段、重点路段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对学校、市场、医院等重点区域,以及上下班、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采取定点执勤和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安排警力,加强教育宣传,严厉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

 

(1)
上一篇 2023-08-09 14:39
下一篇 2023-08-10 18: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央媒头条全球推介平台